
一、傳播與信息傳播“傳播”一詞在英語中是comoun止eation的對譯詞。據考證,這個詞發(fā)源于拉丁語的eommunieatio和eommunis,14世紀在英語中寫作comyny一cacion,巧世紀以后逐漸演變成現(xiàn)代詞形,其含義不下十幾種,包括交流、交往、會話、通訊等等,19世紀末已經成了日常用語。但是日常用語或普通詞典中的說明只不外是對各種傳播流動或現(xiàn)象的羅列,沒有對傳播的本質屬性作出概括。20世紀40年代信息科學誕生以后,很多傳播學家在界定傳播概念之際都凸起夸大傳播的信息屬性。盡管傳播概念的定義至今還未完全同一規(guī)范,但這并不妨礙我們了解傳播的基本內涵。傳播的實質就是信息的交流和分享。傳播與信息密不可分,可以說有信息的地方就有信息傳播。信息是傳播的材料,傳播是信息系統(tǒng)的運行。同時,傳播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中進行的,是一定社會關系的體現(xiàn),又是一種在傳播者和傳播對象之間雙向的社會互動行為。傳播也是一種過程,一種系統(tǒng)?!斑^程”著眼一與傳播的動態(tài)和運念頭制;“系統(tǒng)”則是在更加綜合的局面上考慮問題,把社會傳播看作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的集合體,不但考察某種詳細的傳播過程,而且考察各種傳播過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總體變化。
二、會計信息傳播系統(tǒng)從會計傳播角度看,傳播是會計信息的傳遞與分享,是會計信息系統(tǒng)及其運行,既體現(xiàn)為傳播者、傳播渠道、受傳者之間一系列的傳播關系,又表現(xiàn)為由傳播關系組成的動態(tài)有序的會計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運動過程。會計信息傳播系統(tǒng)的傳播過程主要由五個要素構成:一是傳播者,又稱信源,指的是傳播行為的引發(fā)者即會計信息的提供者。二是受傳者,又稱信宿,即訊息接收者和反應者即會計信息的需求者。三是傳播內容,即會計信息產品,是會計部分經由確認、計量、記實、講演所獲得的會計數(shù)據。四是傳播渠道、信道,是用來傳送會計信息的載體。五是反饋,指受傳者對接收到的信息的反應或回應,也是受傳者對傳播者的反作用,是會計信息需求者對會計信息提供者所提供會計信息的反應。這五個要素構成了會計信息傳播系統(tǒng)的一個完整的同一體,缺一不可。會計信息傳播質量取決于各要素之間的整合和信息天生的質量及傳播方式。會計信息傳播的終極目標是通過傳播實現(xiàn)全社會的會計信息共享,知足各層次、各方面臨會計信息的需求。會計信息能否有效傳播,最根本的問題在于能否保證高質量的信息供應,建立暢通的信息渠道及創(chuàng)造出旺盛的信息需求。因此,要進步會計信息傳播質量,需著力從信源、傳播內容、信道、信宿與反饋五個方面優(yōu)化會計信息傳播系統(tǒng)。(責任編輯:會計論文)